羡慕!番禺这条村集体收入多年全区前3村民分红高达18000元!
22年村股东分红高达18000元
在番禺区市莲路上坐落着一座不起眼的小村庄——新桥村,它既不靠近中心城区,也不靠近地铁口,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却连续多年村集体收入名列全区前三名。2020年,新桥村集体总收入9748万元,同比增长0.78%,村股民分红每份16000元;2021年村集体总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0506万元,同比增长7.77%,村股民分红每份17800元;2022年村集体总收入再创新高,达到11103万元,同比增长5.7%,村股民分红每份18000元。尤为难得的是,这三年是抗击疫情的三年,新桥村无论村集体收入还是股民分红均逆势增长,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190岁的木棉树掩映下的新桥村村委会 黄国宏摄
在新桥村新兴路段,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的VR项目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中。今年底,这个总投资2亿元、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VR项目将建成投入使用。据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序运介绍,卓远VR项目主要做研发和展示,将建成广东省乃至全国蕞大的一个VR体验中心、内容测试中心,聚集蕞丰富的应用场景。项目建成后,将以低成本甚至零租金的方式引进应用研发团队进驻,依据服务能力分配订单,更专业化地服务好客户,共享生态红利。项目还预留了部分空间作为校企实训以及合作研发的基地,校企合作打造更好的产品。预计投产后销售额超过4个亿,税收3000万左右。
2015年,卓远落户新桥村时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短短几年时间就成长为一家在国内有较大知名度,专注于虚拟现实核心技术及智能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服务的国家高新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我们企业很小的时候,村里面从不打扰我们,在我们发展壮大急需扩大空间的时候,村又主动服务还协助企业解决人才落户。”阳序运说,新桥村是卓远的“福地”,卓远VR项目虽然有其他地方可以选,但他们还是决定继续扎根在新桥村。“卓远VR项目从土地出让到动工仅用了4个月时间,这离不开区有关部门、大龙街和村的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为项目顺利推进和提前动工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离卓远VR不足50米的距离,是一家台资企业——曾本五金工业有限公司。30年前,番禺乡亲曾本贤就从台湾返回家乡在新桥村投资设厂,带来了资金、技术、就业和税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劳动密集型的五金企业逐渐没落,企业一度想关停。但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这家传统台资企业焕发了新的生命力。2021年,曾本五金公司获得广州市台资企业创新10强;2022年,知识产权实现零的突破,现已有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有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审核中。同时,曾本五金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曾本五金公司总经理曾玉菁表示,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制造企业正式跨越到科技型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思想转变和行动转变。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向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步迈进,期望未来有一天能在北交所敲钟上市,让公司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新桥村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众多企业像卓远、曾本五金一样从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从传统企业转型为科技型企业,为新桥村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新桥村有各类商事主体约2350户,其中四上企业46家,2022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家(商业1家,工业3家)。
新桥村总面积2.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056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行政村。因此,村一直践行“珍惜土地资源,坚持不卖地”的经济发展理念,“一直以来我们村都以出租物业、出租土地为主,村先后自建或者以出租土地的方式建起了八大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一步一个脚印地打稳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根基。” 新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健光说,近年来,新桥村科学盘活土地资源,实施了自建厂房、商业地块升级改造,发展升级村集体物业;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陆续引入优质企业,村集体经济一年一个台阶,村股民分红步步高,村的环境也越来越美。
村班子团结稳定是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青年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新桥村注重“干部培养”,1997年,胡健光回村工作,在村的多个岗位历练了10来年,当选为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村的发展关键是干部,乡村高质量发展需要青春活力。”胡健光表示。在2021年新桥村村干部换届时,他与村党委其他干部动员高学历、有心致力于村集体事业发展的年轻人回村发展。现在,一批“90后”村干部正成为新桥村发展建设的骨干力量。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桥人,新桥村一直是个团结的村,村民认同村集体领导班子,能有机会回来为村集体服务很荣幸。”90后新桥村党委委员周梓杰说。2020年,周梓杰从企业回到新桥村,主要负责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刚回来时,他对于村里的事务并不熟悉,但村民非常友好、包容,他慢慢在实践中摸索出村高质量发展的方法。“注入年轻血液后,蕞大的变化是村管理年轻化、上档次,也越来越规范,年轻村干部带来新思维新方式。” 胡健光说。
春节后,省、市、区先后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在近日召开的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区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部署大会上,新桥村作为全区177个行政村的代表发言,也是大会上唯一发言的行政村。
“今年,我们将全力推进亚运大道南高田西商业地块的建设,融入打造亚运大道经济带。”胡健光说,高田西地块位置优越,毗邻金海岸花园、东湖洲等楼盘和仲元第二校区,人流集聚、消费能力强,村计划分期投入资金打造高端的商业综合体,目前已经请专业公司设计方案。
新桥村在亚运大道北有约180亩的连片耕地,新桥村引进“幸福农法”打造都市水稻绿色循环综合种养区。据“幸福农法”创始人孙保兴介绍,“幸福农法”倡导依照地势、地形、地质和水文环境建立蕞优生长作物植物体系和蕞优循环种养体系,利用生态平衡和中药祛除原理来防治病虫害并恢复土壤活力,用科学的方法并借用自然之力,生产出不含农药化肥、抗生素、转基因、重金属、除草剂以及激素的“六无”农产品。
“幸福农法”都市水稻绿色循环综合种养区已完成土地平整
目前,这180亩耕地已完成土地平整和修复,这个月将进行水稻播种。“我们大部分会种植水稻,其他会种植瓜果和中草药,通过稻鱼共生、稻虾共生、稻蛙共生综合种养,水稻每亩的效益将达到2万元以上,加上稻杆种植蘑菇的综合利用以及瓜果、中草药的销售等,整个园区建成后,收益在1000万元左右。”孙保兴说。
“幸福农法”都市水稻绿色循环综合种养区平面图
当前,番禺正大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村的高质量发展寻求载体,新桥村也积极谋划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胡健光说,新桥村经济起步较早,村级工业园区布局不够科学,建筑物容积率不高。“村正逐步统一村级工业园的租赁到期日,待全部收回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由村集体连片升级改造。”
大龙街有12条村,新桥村是大龙街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大龙街道办主任黄晓新表示,大龙街将牢固树立“主动作为、异军突围、大有可为”的“三为”意识,与新桥村上下共同努力,全力推进新桥村高质量发展。
一是腾笼,盘活土地资源。统筹新桥村工业用地资源,积极向上争取纳入村镇工业园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二是育龙,当好企业保姆。大力扶持村内卓远VR等46家“四上”企业发展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
三是引龙,招来高新企业。全力推进新桥村高田西商业地块开发建设,主动上门招商、敲门招商,以高质量服务引入高质量企业。
四是筑巢,打造美好环境。抓紧推进雁洲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活化九成书院、跨龙桥等历史建筑资源,传承发扬醒狮、大头佛等非遗文化,营造百业兴旺、秀丽宜居、文化浓厚的营商及人居环境。
大龙街城市开发边界内未开发用地面积仅有2.08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空间极为有限,在存量建设用地(19.06平方公里)中,12条村集体权属用地面积为11.12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比例为58.34%。村的高质量发展对推进大龙街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大龙街党工委书记郑卫东表示,大龙街将从四个方面推进村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提“神”。坚持政治标准摆首位,强头雁、壮雁阵。二是优化服务招商提“质”。将招商尤其是引入规上企业目标数纳入村绩效考核,同时督促各村助企纾困。三是加速更新改造提“容”。全力推动罗家、茶东、竹山、沙涌全面改造,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经济留用地开发、土地提容拓宽发展空间。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提“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一村一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宜业宜居宜商宜游和美乡村。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