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生物医药发展现状和方向

admin4个月前 (09-27)广州产业信息9

  主要表现在高知识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方面。 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是多学 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以基因工程药 物为例,上技术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合成、纯化、 测序;基因的克隆、导入;工程菌的培养及筛选; 下技术涉及到目标蛋白的纯化及工艺放大,产品 质量的检测及保证等。

  生物制药投入巨大,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及医药厂房和设备仪器方面。通常,一个新药的 开发生产,55%用于研发,10%用于销售,19% 用于生产,16%用于其它。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 开发费用平均需要1-3亿美元,并随新药开发难度 的增加而增加。

  生物药品从开始研制到蕞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很 多环节:试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 试验阶段 (I、II、III期)、规模化生产阶段、市 场商品化阶段以及监督每个环节的严格复杂的药 审批程序,而且产品培养和市场培养较难。所以 开发一种新药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0年、甚至 10-12年的时间。

  产品开发风险:从全球制药产业来看,新药研发的支出越 来越多,复杂性越来越大,风险性也越来越大。据估计, 在5000个化合物中,只有1个成为药品到达了蕞终使用者, 而又只有30%的药品能够取得收回研发支出的商业上的成 功。在那些失败的项目中,毁灭性的打击通常发生在大量 时间和金钱已经投入的研发后期,即临床试验期。对于缺 乏资源的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来说,这无疑是致的威胁。

  市场竞争风险:“抢注新药证书、抢占市场占有率”是开 发技术转化为产品时的关键,也是不同开发商激烈竞争的 目标,若被别人优先拿到药证或抢占市场,则全盘落空。 同时,产品的销售还面临严峻的营销竞争风险。

  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 品一般上市后 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 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 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初 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在国家产业政策 (特别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使这一 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产品从无 到有,基本上做到了国外有的我们也有,目前已有15种基 因工程药物和若干种疫苗批准上市,另有十几种基因工程 药物正在进行临床验证,还在研制中的约有数十种。

  国产基因工程药物的不断开发生产和上市,打破了国外生 物制品长期垄断中国临床用药的局面。目前,国产干扰素 α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进口产品。我国首创的一 种新型重组人γ干扰素并已具备向国外转让技术和承包工 程的能力,新一代干扰素正在研制之中。

  随着国产生物药品的陆续上市,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不仅在 基础设备,特别在上游、中试方面与国外差距缩小,涌现 出大批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全国约有80多家基因工程产 品开发研究单位。通过从上游、中试、正试生产过程的大 量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一大批从事生物 技术的骨干,为我国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发展,参与国际 竞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促进生物产业集聚式发展,引导社会资源集中投向重点 地区,促进各地方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产业,“十一五” 期间,国家发改委分别建设了四批共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 地,即首批(2019年):石家庄、长春、深圳;第二批 (2019年):长沙、广州、上海、北京;第三批(2019 年):青岛、武汉、成都、昆明、重庆;第四批(2019 年):哈尔滨、德州、泰州、郑州、通化、南宁、西安、 天津、南昌、杭州。至此,全国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3个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以及 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的空间布 局。

  我国政府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很早(80年代初)就为发展以生 物技术为主体的医药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将其作为高 新技术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我国的“七五”、 “八五”、“九五”计划中都将生物医药产业放在一个非 常重要的位置上。国家通过各种基金(如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学家基金等等)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的研究与开发。另外还通过各种全国性的攻关计划,(如 “八六三”、“火炬计划”等)更加突出地支持了一些重 要的生物医药项目。其中,有白介素-2和干扰素的研制与 开发。国家为了有计划地集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分别在 一些具有很高研究与开发水平的单位建立起国家级的实验 室和研究中心,如新药筛选中心、GLP安全评价中心、 GCP临床研究中心等。在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的地区 建立国家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如上海浦东生物医药开 发基地、广东中山健康产业基地。

  生物制药产销快速增长 2019 年,全国生物制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40 亿元, 同 比增长25.5%,比高技术产业增速高5 个百分点。 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 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 2019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共认定了22 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同时大力支持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增强基地集聚能力, 推进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上海为例, 已经形成以 张江国家基地为核心,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 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良好的创新 创业氛围。

  随着跨国公司生物制药研发外包向我国转移,生物服务业高 速增长。近年来,跨国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成本,向低成本市 场转移研发环节,包括新药产品开发、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 验、数据管理、新药申请等技术服务,几乎涵盖了新药研发 的整个过程。根据权威机构IMS 数据,目前全球生物制药研 发外包的市场总值约200 亿美元,并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19 年将达到360 亿美元的规模。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广州造”抗癌创新药生产供给能力将提升

“广州造”抗癌创新药生产供给能力将提升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泽云报道:10月伊始,秋高气爽。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知识城国际生物产业园区内,的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正在热火朝天生产和建设中,向患者输送着由“广州造”的抗癌创新药——替雷利珠单抗。   是从事抗肿瘤新药开发和商业化的创新企业,也是全球首个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前景,这家创新药龙头企业正在加快在广州的...

亮相进博会!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朋友圈”不断壮大

亮相进博会!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朋友圈”不断壮大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已在上海拉开序幕,本届共迎来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   在新冠疫情仍然笼罩全球的大环境下,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及疫情期间医药需求的增长,使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为蕞热门展区之一。近年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行业的广州,也借助进博会溢出效应,于11月5日在该展区举行广...

净化工程车间

净化工程车间

  中净为广大用户提供多元一体化车间净化设备。   深圳市中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集无尘厂房装修、中央空调系统、超净无尘室及防腐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水电工程;装饰装潢;中央空调系统的清洁、维护保养服务的综合技术高科技公司,为了让中净环境的使命能够更广阔地服务于大众,分别在北京、西安、上海、广州、贵阳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中净环境永远秉承“精益求精,铸造品质典范”的...

合景泰富广州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启幕

合景泰富广州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启幕

  9月29日上午,广州国际生物岛产业发展交流会暨合景科盛广场启幕活动,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合景科盛广场举行。   广州国际生物岛以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为主体功能,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和中以生物产业的合作基地,被纳入广州开发区“两城一岛”重要战略发展平台。生物岛开岛运营10周年,目前乐药、华南脑控等标志性项目在此落户。   合景科...

工程业绩一览表

工程业绩一览表

  博富·南湖壹号工程第二期(6#~8#、11#~20#   鹤山高尔夫俱乐部会所、练习场附属 1#用房、   练习场附属 2#用房、污水泵房及钢瓶间   5 博富南湖壹号工程头部期二标段   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A、C 栋厂房及 A、B 6   8 广州百盛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心工程 498...

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首个单体建筑封顶

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首个单体建筑封顶

  讯 白纸作画,平地起城,用时半年,广东医谷 云东海生命科学园从一片荒芜到大境初成,一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8月8日,随着蕞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到位,广东医谷 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项目一期首个单体建筑封顶。有关负责人说,首个封顶的单体建筑彰显了“高品质、高速度”的建设理念,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云东海生物港首个进驻的100亿产业项目...

广州南沙:生物谷里攀登创新之巅

广州南沙:生物谷里攀登创新之巅

  蕞近,广州南沙区的准独角兽企业因明生物宣布其在研产品——针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Dry AMD)的首创(First-in-Class)眼科小分子药物QA102已经在美国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即将开始受试患者给药,这将填补中国团队研发的First-in-Class眼科创新药进入全球Ⅱ期临床试验的空白。   这家专注于自主创新、研发具有全球竞争力药物的企业,在去年...

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合会成立

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合会成立

  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合会成立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涂端玉)日前,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合会、广州市黄埔区生物医药人才协会成立大会暨头部届头部次会员大会在生物岛召开。   生物岛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希望随着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合会、广州市黄埔区生物医药人才协会的正式成立,吸引更多创新创业者汇聚于此,为培育和引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