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广州“工业一哥”到大湾区生物医药高地广州黄埔区做了哪些事?

admin4个月前 (09-27)广州产业信息16

  7月9日,全球首个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新药——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宣布上市。

  该款新药由康方生物自主研发,是目前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新药。同时,也是中国首个肿瘤免疫治疗双抗药物,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宫颈癌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相较国内已获批的疗法,开坦尼®在全人群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中的中位总生存期达17.51个月,比已获批疗法延长8~13个月的总生存期。这种药物将面向晚期宫颈癌全人群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治疗方案和规范化的标准疗法。

  这款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进入宫颈癌双免疫治疗国家的药物来自广州黄埔的中新知识城。

  从老工业基地到世界级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这场产业大转型背后,中新知识城的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开园仅仅过去5年。

  广州市中心东北方向50公里的位置,一处世界级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正在崛起。自国际生物创新园开园以来,已经吸引以百济神州、诺诚健华、GE-龙沙、康方生物等为代表的医药龙头,引进创新制药项目40多个。

  但在过去广州城市化“由西向东”的进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黄埔区承担起“工业一哥”的角色,拥有开发区西区、云埔工业区、永和开发区等工厂。港区老黄埔更是建有广州石化、广本等重工业项目。

  2015年,黄埔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近四成。虽然经济总量居全市第二,但也面临制造业增速放慢、石化项目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风险等问题。“石化围城”也困扰着附近居民。

  产业转型为当务之急。进入“十四五”时期,生物医药成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万亿制造”计划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区域内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黄埔临港经济区4个重大战略型创新发展平台。

  2017年的“IAB实施意见”是黄埔区头部个关于生物医药的专项政策,搭建起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基本框架,覆盖生物医药产业大部分环节和要素资源;2020年,“高端生物制药8条”出台,针对国际重大生物制药项目,提出给予蕞高5亿元固投奖励的优惠。

  “五年以前,说起广州的医药企业,大家可能除了广药集团就想不起别的了。现在你到黄埔打个转,已经能够数出不少龙头企业。”康方药业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总监杨俊坚说。

  2017年以来,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区域内的医药龙头包括康方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

  截至2021年底,黄埔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涵盖药品、器械、试剂等领域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位列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头部梯队。

  相较于其他产业,生物医药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其产业集群的形成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目前,知识城区域内的生物医药企业超过400家,但线来家。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黄伟坚告诉记者,目前知识城周围已布局12个创新药的生产企业,包括PD-1工厂、大分子工厂、新冠疫苗工厂和生产呼吸机设备的工厂等。

  生物医药产业存在一个特点,即公司的研发和工厂建设并非完全重合。黄伟坚提到,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对于工厂资金投入上会有特别的资助,“企业一边研发、上报相关数据,我们一边会观察有关情况,提前介入厂房建设中。”

  不过,在杨俊坚看来,生产和研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不少龙头企业将黄埔区作为生产基地,杨俊坚认为,研发型道路才是更符合黄埔区的选择。而开坦尼®的研发、上市经历也是大湾区医药产业发展的缩影。

  一般而言,药品的研发与问世分为药物发现、工艺开发、临床前开发、临床开发、GMP生产、商业化等几个流程。早期,开坦尼®的工艺开发等环节在中山进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药物研发的进展,后续的临床开发环节转移至中新知识城。

  “我们需要从中山走向整个大湾区。”杨俊坚说。现阶段,康方生物在黄埔的中新知识城、生物岛都有落点。在生物岛的康方临床研究与运营亚太总部也在规划建设中。

  从中山走向广州,得益于广州作为国内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加上其为大湾区核心城市,有大量高端人才流入,满足康方生物开展临床研究的需求。由于生物岛临近广州大学城,能更便利接触到医疗院校学生。

  发展医药行业上,大湾区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截至2021年,广东省药品销售额超过2500亿元,成为全国蕞大的省级药品消费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实行药品和器械的先行先试政策,另一方面在全国目前已获批的27个药品口岸中,广东省内就有4个,广州开发区为其中之一。

  从经济体量来看,广东在国内属于“一哥”。但以这样一个地位对应其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跟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相比,仍比较薄弱。杨俊坚提到,广州作为历史贸易城市,以传统工商业起家,其生物医药产业起步并快速发展也是近5年来的事情。

  目前,康方生物在中山翠亨一期项目已经封顶,在广州黄埔设有生物药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广州、深圳均设有分公司,并在港股上市进行融资,有望带动大湾区各区域医药产业的交流往来。

  便捷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以目前中山大桥已经合龙的深中通道为例,从深中通道下来头部个路口两三百米的位置,就是康方生物在中山的园区,地理位置优越。

  当然,要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光靠单一企业是远远不足的。“一是需要政府的支持,二是科学家资源和人才建设,三是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四是更多的企业,多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杨俊坚说。

  除了生物药,中医药是黄埔正在建设的另一个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7月10日,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先行先试推进会在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举行。同日,由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新黄埔联创院”)的联创明医医院揭牌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理事长张伯礼介绍道,将在此医院先行先试部分先进仪器,“医院为线上线下相结合,附近的病人可以直接来看病,远程的病人我们接受预约并分诊。”在这个平台上,有12家联创单位1000多名专家团队成员进行线上会诊。

  中医学和当代医学的结合,在于用智能化手段将医学诊疗手段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新黄埔联创院常务副院长温川飙表示,新黄埔联创院将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实现中医药装备的临床验证和推广,把研发装备及软件应用到各种医疗环境中;开展中医药大数据和AI算法研究;做标准化和第三方检测工作。

  这三个方面也是实现中医药“产学研”贯通的过程。自挂牌以来,新黄埔联创院已设有10个研究中心,常驻科研人员100多人,联合创新科研人员超过550人,同时展开研究项目达到52个。

  中医药在很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科技技术手段上仍不够完善。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院长胡镜清介绍,新黄埔联创院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着重以线上为主,“我们会把比如舌象、脉象相关的设备配置到位,然后通过传输到我们的终端上,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望闻问切。”过去,中医主要以线下看诊为主,在相关线上设备的研究仍较少。

  “未来的中医学不一定以医院为主体,可能在社区,可能在家庭,这也对中医药设备提出相应需求。”胡镜清说,中医药设备的研究将进一步推进,以实现数字化的研究型中医院,这也是中医学模式的转化。

  会上,“黄埔杏林创新谷”“中医体重管理研究院(科创中心)/专科”“新黄埔联创院--海河实验室”等多个中医药领域重点项目签约,将面向中医药现代化新型装备等领域展开研究。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既是为了黄埔产业转型,也是应对疫情所需。

  目前,奥密克戎病毒变异为传染性更强的毒株BA.5,其免疫突破能力也更强,“它侵袭的部位从气管转到肺部,加重了肺部的炎症。”张伯礼指出,实验数据显示,密接人群服用中药以后,阳性检出率减少30%至50%。

  7月10日,新黄埔联创院启动“中医药阻抑新冠肺炎传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专项”。

  胡镜清介绍,项目头部阶段将开展筛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中药的工作,由新黄埔联创院从专家推荐中药处方库中,随机选取若干个中药处方,并统一提供提取物,由各参与单位从阻止病毒感染、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盲法评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的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卫健委回应出台政策鼓励早婚早育提案

  日本网络出现“失事直升机系被中国军舰击落”传言,日防卫省辟谣

  小红书出版物含危害公德内容被罚

  陈梦3比0胜石川佳纯晋级冠军赛8强

  被外资吃干抹净,谁还记得它的辉煌与凄凉

  谁在掌控我的脑子?病毒比你的父母更希望你从一个社恐成为一个社交达人丨奇点上新

  36岁战胜12种癌症!1/80亿基因突变改造了免疫系统,进化出杀死癌细胞的能力

  亿万富豪砸10亿逆天改命:肉身年轻9岁、自曝在用总统医院延寿技术

  张立祥:我们究竟为什么如此依赖便利店?|一席

  我在夜店花场当保安的日子,扒一扒你绝对想象不到的内幕

  老黄埔新盘单挑“三剑客”!鱼珠江景+双地铁+九年一贯 吹风6万+

  老公在妻子手机发现大尺度短信:我好想吃你“下的面”

  分分钟明天就到你家了,广州旧改信息满天飞,看下有没有你村

  三周年纪念日变成噩梦,老公发现妻子竟是性冷淡!

  首份招生文件发布,黄埔广附不再全区摇!有危也有机!

  大悦城控股商业首进广州:全国首座大悦汇看点解析

  广州“巨虎”落马:斥巨资给五位“女友”买豪车,敛财上亿元

  坐广州地铁一女人要我让座,看到她老公腰上绑的东西,我赶紧让座

  广州目前出现反常现象,打工人都蒙圈了

  恶魔在人间!广州男子割下妻子头颅后,提头在街上游荡

  拒绝偷水晶!曝广州队保住了训练基地,球迷正在布置越秀山体育场

  广州晋级,山东出局,郭士强赛后发言一针见血!王晗点评让人不满

  广东广州,一女孩在上学的途中,把200元生活费弄丢了,其他同学发现被一位大妈捡走

  这个楼盘一出,天河楼市又不得安宁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铁五局以507亿中标广州一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总承包!

中铁五局以507亿中标广州一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总承包!

  中铁五局以5.07亿中标广州一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总承包   项目名称:南沙科创中心横沥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二期工程EPC总承包   建设地点: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横沥工业园横沥一纵路东北侧 、冯马路西北侧、临下九顷   项目概况:南沙科创中心横沥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地块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横沥工业园横沥一纵路东北侧、冯马路西北侧、临...

临港产业园区39栋标准厂房即将竣工专为生物医药企业打造

临港产业园区39栋标准厂房即将竣工专为生物医药企业打造

  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临港智造园六期)将于2019年12月竣工,这片占地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由39栋多层研发生产厂房和1栋综合楼组成,基础设施和格局专为生物医药企业打造,目前已有3家企业预订入驻。   11月21日,在建的生命科技产业园(临港智造园六期)。 摄影:樊旭   项目工程部副经理许吟昊表示,园区内标准厂房包括...

和讯期货-及时深度的期货门户

和讯期货-及时深度的期货门户

  俄铝致信LME:应披露所有金属库存来源   钢材库存降幅扩大,电炉吨钢亏损68元   Mysteel解读:郑棉偏强震荡,下游订单疲软   美页岩油增长放缓 欧佩克已重回主导地位?   中粮势赢交易:甲醇共振回落 下破支撑   发生了什么?一位期货大佬的“滑铁卢”   兰格:当...

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博济科技园三期高标准厂房全面封顶

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博济科技园三期高标准厂房全面封顶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博济科技园三期高标准厂房全面封顶   11月16日上午,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广州博济生物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下称“博济科技园”)三期高标准厂房封顶仪式在博济科技园顺利举行。该项目将正式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预计整体项目将于20...

封顶!广州这个疫苗生产基地创新型疫苗产量可达10亿-12亿剂年

封顶!广州这个疫苗生产基地创新型疫苗产量可达10亿-12亿剂年

  6月1日,坐落于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的知识城创新型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封顶,全面进入总承包管理阶段。   据中建八局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主要生产创新型疫苗,疫苗生产对于生产厂房制冷,洁净,通风等等要求非常高。同时项目有单独动物实验楼,毗邻穗莞深城际轻轨,由于动物实验部分动物对于噪音降噪要求比较高,项目针对实际现状进行工艺和材料调整,采用降噪工艺与隔音降噪材料确保...

广州从化:推出“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州从化:推出“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通讯员 覃永赠   2月1日,广州市从化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奋进号角。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龙表示,必须把服务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为此,从化将推出“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1+3+5+N”政策体系中,“...

广州南沙科创中心横沥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开工!

广州南沙科创中心横沥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开工!

  南沙科创中心横沥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打响南沙全年“攻城拔寨”的“头部***”。   该项目由开发建设集团下属置业公司开发建设,项目2月7日拿地,16日开工,实现“拿地即开工”模式,跑出“南沙速度”。   据悉,项目地块是2021NGY-27地块,位于南沙区横沥一纵路东北侧、上九街西北侧,用地规划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总用地面积49371㎡,容积率为2.0...

广州南沙:生物谷里攀登创新之巅

广州南沙:生物谷里攀登创新之巅

  蕞近,广州南沙区的准独角兽企业因明生物宣布其在研产品——针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Dry AMD)的首创(First-in-Class)眼科小分子药物QA102已经在美国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即将开始受试患者给药,这将填补中国团队研发的First-in-Class眼科创新药进入全球Ⅱ期临床试验的空白。   这家专注于自主创新、研发具有全球竞争力药物的企业,在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