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为增强我市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发挥招商引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促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按照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引领,遵循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各类产业导向目录要求,充分发挥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后续积极效应,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坚持引进外资与引进内资相结合、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引进项目(企业)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完善投资促进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努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011年至2013年,推进落实“新广州·新商机”国内外系列推介会签署的招商引资项目,努力使其成为“十二五”期间带动社会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骨干支柱。力争到2015年,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高端项目、高端技术、高端人才方面有较大突破,实现招商引资总量大幅增长,引资结构优化提升,贡献比例显著提高,有力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以承接新兴产业、产业链高端环节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施“加大欧美、提升日韩、深化港澳台、扩大东盟、拓展新兴国家”的产业化、专业化和存量招商策略,加强与东盟和日、韩等周边国家在高端园区建设、节能环保、科技教育、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利用省政府批准南沙建立实施CEPA(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的契机,进一步落实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加快穗港澳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市外经贸局、侨办负责)。
结合国内经济圈新发展,拓展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地区的合作,大力吸引核心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来穗投资发展,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以重点产业链延伸为切入点,继续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在资源和特色产业方面,以及与东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我市的产业能级。根据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产业规划衔接,通过产业链分工、技术联合攻关、跨区域重组等形式,重点加强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合作(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外经贸局、科技和信息化局、协作办、农业局负责)。
建立重大战略投资者(公司)集团资源库,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推动其在穗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投资与决策中心、财务管理中心、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等职能型总部;重点培育开放型经济跨境经营总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总部、现代服务业高端总部,推进产业结构形态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努力建设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吸引跨国公司前来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和培训基地(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外经贸局、国资委、科技和信息化局、金融办负责)。
鼓励本地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装备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企业)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依托,采取产权(股权)转让、相互持股(控股、参股)、合资合作、技术引进、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做强做大。选择一批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效益优良的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作为引进的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引进规划,推进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跨越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内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市国资委、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负责)。
建立与重点来穗投资企业决策层对话的沟通制度,听取企业意见,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鼓励企业增资扩产,争取把更高技术、更高附加值的研发、制造、营销环节转移或整合到我市。鼓励外资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的增资项目。支持外商以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境内公司股权、已登记外债、储备基金等转增注册资本。推进资本金意愿结汇及外商以境外合法所得人民币出资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外经贸局、科技和信息化局、国资委、工商局负责)。
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开展专项招商。利用我市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的知名效应,依托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漫画节、广州国际设计周暨中国广州工业设计博览会等品牌活动,举办主题鲜明的国际性高层次文化艺术、会展活动,加大与海外城市的文化合作交流力度,大力引进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内容与动漫、文化博览、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制造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重大文化功能区建设。大力引进文化产业创业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孵化器),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创业服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围绕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开展专项招商。以聚焦高端、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为导向,加速引进国际品牌高端零售企业、跨国采购龙头企业、跨国渠道商、国际贸易服务企业、贸易促进机构、国际优质展会及其组织机构、国际物流公司等。引导国内外资本改造提升传统批发市场和建设美食集聚区以及国际化城市综合体(市经贸委、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局负责)。
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策划科技专项招商。加强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国际知名实验室,加大对“天云计划”的推介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中国(广州)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建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外经贸局负责)。
围绕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开展专项招商。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广州服务外包行业,重点吸引专业标志性、知识密集性、成长性好的全球100强企业进驻,提高广州服务外包业的国际竞争力(市外经贸局负责)。
围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开展专项招商。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银行、证券、期货、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在穗设立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及后台服务机构。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参与市属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吸引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基金)前来设立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市金融办、外经贸局负责)。
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实行集约化招商,全方位引导前来投资的关联项目(企业)、配套项目(企业)向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园区聚集。加快大型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退二”园区的定向招商,突出骨干企业、核心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招商,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依托国家汽车及零部件、软件、生物医药等出口基地,推进重点产业招商,打造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极。以空港经济区、南沙区、黄埔区、广州保税区等的国际物流园为依托,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市经贸委、外经贸局、交委负责)。
根据《广州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20)》、《广州市“三旧”改造规划(2010-2020)》,按照“三旧”改造政策,在“10+1”战略地区(十大功能区及54平方公里旧城区)、列入“三旧”改造的旧厂房、旧城区、“城中村”和已建或在建的轨道站点周边(500米影响范围)等城市重点发展区域,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或参与政府主导项目等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筛选项目时,重点考虑上述区域规划为总部经济、高端零售、休闲旅游、创意研发、教育培训等快速集聚发展的项目。加快“三旧”改造方案和改造规划的审批,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区、县级市在上述区域选取一批项目进行公开招商(市“三旧”改造办、规划局、国土房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加强优势产业链跨地域延伸对接,鼓励、引导有意向的项目(企业)合理有序进驻省级共建产业转移园,加大对广州(梅州)、广州(湛江)、广州(阳江)等产业转移园优惠政策的宣传,与产业转移园所在地政府联合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吸引优质项目(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将省级共建产业转移园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市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市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负责)。
围绕国际航空枢纽港、沿海主枢纽港、铁路主枢纽、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能源保障及新能源、花园城市建设、智慧广州建设、重点文化设施十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加强项目策划,完善配套措施,拓宽融资渠道,拓展股票上市、企业债券、中期票据、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方式,充分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长期合作,探索利用多种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交委、规划局、国土房管局、经贸委、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科技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港务局负责)。
结合创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突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招商,集中力量引进一批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拥有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投资项目(企业),努力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和先导性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和信息化局、外经贸局负责)。
结合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突出以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旅游为主的战略性现代服务业全球招商,引进高端化、战略性现代服务业项目(企业),以及推动服务业创新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集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均等化发展公共服务业,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业产业结构,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金融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外经贸局、科技和信息化局负责)。
结合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突出以汽车、石油化工、重大装备、数控、造船、精品钢铁为主的战略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龙头项目、高端项目、产业链缺失项目和空白产业项目,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布局优化和产业链整合延伸。通过招强引优、合资合作、增资扩产,推动钢琴、家电、啤酒、珠宝、日用化工、体育用品、造纸、服装、皮革皮具等为主的优势传统制造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加快服装、皮革皮具等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市经贸委、外经贸局、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