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型产业用地?这些关于新型产业用地的文献推荐给你
新型产业用地(M0)是在工业用地(M 类)中增加的新型产业用地,主要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M0 是为适应传统工业向新技术、协同生产空间、组合生产空间及总部经济此概念的诞生,打破了过往国家规范类的工业用地性质以及厂房的概念,而这一举措也是工业用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首创之举。
各地关于新型产业用地的范畴也有所不同。比如:
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为适应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用于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检测、无污染生产等环节及其配套设施的用地。
在选址方面,新型产业用地(M0)原则上在市级核心区、区级核心区,以及已建、在建或已办理规划选址手续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米范围以外选址。
在符合前款规定的情况下,新型产业用地(M0)优先在存量工业用地、村镇工业集聚区、珠三角(广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核心创新平台或节点、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集聚区周边等区域选址。鼓励符合广州市产业导向和政策要求的“链主”企业、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产业项目纳入新型产业用地(M0)试点范畴。
新型产业用地(M0)在工业产业区块内选址的,用地面积控制在本行政区工业产业区块总面积的10%以内。选址位于广州空港经济区的,用地面积控制在广州空港经济区工业产业区块总面积的10%以内。
在容积率要求方面,除位于特殊区域内或安全、消防等有特殊规定的项目外,新型产业用地(M0)容积率不低于3.0,一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2.0,二类、三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2,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0.8。
参考资料:《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办法的通知》
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在城市用地分类中属于“工业用地(M)”大类下的中类用地,在办理供地手续和不动产登记时,土地用途表述为“工业用地(M0)”。
按土地来源分类,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可分为新增用地M0项目、“工改M0”项目和已出让土地转M0项目。
按产业用房使用类型分类,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可分为不可分割M0项目和可分割M0项目。其中,配套用房不得分割转让。
在容积率要求方面,东莞市要求除位于特殊区域内或者安全、消防有特殊规定外,新型产业用地(M0)的规划技术参数应与一类工业用地(M1)和商业金融业用地(C2)形成级差。其中:
容积率原则上大于3.0,不超过5.0。在满足城市空间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容积率上限至6.0。
工业厂房计容建筑面积不得低于总计容建筑面积的40%。
配套用房计容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计容建筑面积的30%,其中,宿舍用房计容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计容建筑面积的15%。
参考资料: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2022年8月发布)
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适应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用于研发、创意、设计、中间性试验、技术推广、信息技术服务、直播电商、文化创意、科技企业孵化器、新金融等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用房包括产业用房和配套用房,配套用房包括配套商业、配套宿舍等(含公租房)。
分局应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新型产业用地(M0)的规划条件,明确用地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等规划指标。原则上容积率不小于2.0,建筑密度不小于20%,绿地率控制在10%—30%,建筑限高150米,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控制要求及城市设计景观控制要求。
参考资料:岳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新型产业用地(M0)试点管理办法》
新型产业用地(M0)指融合研发、文化创意、设计、中试、检验检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无污染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创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用房包括产业用房和配建生活服务设施。产业用房指可用于生产、研发设计、勘察、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环境评估与监测等功能用途的用房。配建生活服务设施包括小型商业、配套宿舍等,不包括大型商场、商品住宅。同一项目同时含有新型产业用地(M0)和传统工业用地的,应当区分认定。因项目建设实际需要混合的,应认定为新型产业用地(M0)。
在现有城市用地分类“工业用地(M)”大类下,增设“新型产业用地(M0)”中类。在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工业用地(1001)”二级类下,增设“新型产业用地(100100)”。在办理供地手续和不动产登记时,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备注为新型产业用地。
新型产业用地(M0)容积率不小于1.5。配建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15%,且计容建筑面积不超过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的30%。产业用房应满足相应建筑标准,并与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相协调。
参考资料: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淄博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本周,【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收集整理了“新型产业用地”的相关文献,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M0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效能评价——以穗莞深为例
产权博弈视角下存量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机制研究——以深圳市新型产业用地改革为例
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国际经验与实践启示
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影响要素、瓶颈和策略
创新型产业用地空间布局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
创新型经济发展导向的产业用地供给与治理研究——基于“人-产-城”特性转变的视角
福州市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与管理策略思考
功能复合视角下新型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研究
广州市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海宁市创新型产业用地(M0)探索研究与制度对策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武汉市新型工业用地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设计视角的新型产业用地规划研究
昆明市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与管理政策研究
面向创新型产业的工业用地规划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深圳创新型产业空间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深圳市工业用地十年——管理转型与更新热潮
我国创新产业用地政策的转型与变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西安高新区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响应路径
新区产业用地的更新困局与转型探索——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设计的价值导向与规划管控研究
需求导向视角下新型产业用地发展研究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逻辑与重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