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园规上工业产值超万亿元去年广东产业园新投入基建资金638亿元
广东省产业园区的规模和效益长足进步,省产业园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产值超万亿元,产业园区成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近日,广东省政府在肇庆市召开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通报了2022年广东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庆通讯员省工信宣
7大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4418亿元
2022年,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实现工业投资219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4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5%、5.7%,较全省同期高9.2个、4.1个百分点;95个省产业园实现工业投资197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3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7.7%,较全省同期高12.7个、6.1个百分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产业园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44.5%、较2021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2022年,省财政厅安排21亿元专项资金,省自然资源厅下达10500亩用地指标,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去年,全省各地对标国际国内高水平园区,累计配套117亿元财政资金和12017亩用地指标,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新整备土地面积5.5万亩,新建道路475公里、管网1178公里,新开工项目576个、新投产项目443个。
在去年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基础上,近期广东正陆续出台14个省级配套文件和15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方案,形成“1+14+15”政策体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14+15”政策体系框架下,省工信部门谋划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工作,由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市及惠州、江门、肇庆3市部分县(市),依托现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每市建设1个主平台,省重点支持建设3~4个主平台。
2022年全省培育19个特色产业园
各方用力之下,产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省产业园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638亿元,新建道路854公里、污水处理厂38座,72%的园区实现天然气直通;新建学校44家、医院24家。各地推动园区城产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发展空间,梅州依托省产业园创建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惠州、江门、茂名3市推动土地利用较好的园区扩园发展。
特色产业园的培育已经形成良好示范,2022年全省培育19个特色产业园,两年合计培育38个,覆盖21个地市,主导产业平均贡献度超过60%。同时,园区项目引育成效显现,广州开发区TCL华星光电T9项目、肇庆宁德时代一期、湛江巴斯夫(广东)首套装置正式投产;深汕合作区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项目,江门中创新航、隆基太阳能项目,珠海爱旭,佛山瑞浦兰钧,肇庆璞泰来、吉阳智能锂电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陆续在园区开工建设。此外,去年评选出3个首批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单位面积产值、税收较改造前分别提高3倍~5倍、5倍~8倍。
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攻坚克难,落实“制造业当家”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大平台”提升行动,积极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
广州市:广州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为汽车。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为与集成电路。
汕头市:汕头产业转移工业园海门片区,特色产业为轻工纺织。
韶关市:广东省韶钢产业园,特色产业为绿色钢铁。
梅州市:梅州市梅县区产业集聚地,特色产业为电子专用材料;梅州市蕉岭县产业集聚地,特色产业为绿色建材。
惠州市: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为新一代电子信息。
汕尾市:汕尾市汕尾新区产业集聚地,特色产业为电子元件及显示器件。
东莞市:东莞市麻涌镇新沙工业园,特色产业为食品饮料。
中山市:国家火炬计划中山日用电器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为智能家电。
江门市: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特色产业为轨道交通装备;江门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特色产业为智能家电。
阳江市: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为风电装备;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为五金刀剪。
湛江市:遂溪产业转移工业园,特色产业为健康食品。
肇庆市:肇庆高要产业转移工业园,特色产业为金属制品。
清远市: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特色产业为先进材料。
潮州市:广东饶平潮州港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为粮油及水产品加工。
揭阳市: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特色产业为现代纺织印染。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