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新路径:上海与广州的成功经验

admin1个月前 (01-02)广州产业信息10

  在全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背景下,中国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出台,传统依赖优惠政策的招商引资模式正在逐渐式微,这推动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新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以更高效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分析上海和广州两地在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新举措。这些经验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发展借鉴,也为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政策的出台旨在优化营商环境,打击不正当竞争,消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障碍。国家层面强调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对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实施的优惠政策进行了严格限制。政府的“有形之手”变得更加审慎,这为地方政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提供了契机。

  二、上海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临港的成功案例 1. 聚焦特色产业,创新招商服务模式

  作为国家级新区,上海临港新片区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成为前沿产业高地。根据消息,临港新片区在过去五年中签约了超过570个重点项目,投资额达到6200亿元。为了持续推进招商引资,临港新片区特别强调了“针对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

  创新的“1+2+4+X”招商服务工作体系被建立起来。这里的“1”指的是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2”则包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招商服务综合平台,“4”代表了四个专班: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新兴服务业和综保区产业专班。蕞后,“X”则是特色产业园区的打造。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的服务体系,临港能够更系统地推进招商,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人才是招商引资的关键因素。上海临港新片区调动市场机制,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人才队伍。这种以市场化薪酬吸引专业服务人才的方式,为招商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临港始终坚守“管招商必管服务”的原则,保证企业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都有专人跟进,确保招商引资的每一个环节都优质高效。

  临港新片区围绕产业进行精准招商,构建了详细的考核体系,确保各专业园区都能引进优秀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这一模式尤其适合于高成长企业,临港倡导“投行思维”,在企业的不同时期提供相应的资源与支持,助力企业在市场中具备竞争力。

  三、广州的创新探路:提升招引效率

  相较于上海,广州在促进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则更加注重改进机构设置与国际化布局。

  广州市新成立的“广州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则充分展现了其招商引资的新决心。这一机构不仅负责引导投资、促进投资、服务投资,还强调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这种设定扩大了广州市招商引资的灵活性和专业化,形成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

  2. 全球视野,重视“专家”招商

  广州将招商引资的视角拓展到全球,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广州建立了海外招商工作站,涵盖洛杉矶、巴黎、迪拜和新加坡等多个城市。这一策略的实施,展示了广州加强国际化招商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专家严选”的策略确保了所招引的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以精确的产业对接促进投资落地。

  广州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明确了招商全过程的服务台阶:招前对接、招中促进、招后服务。通过细致的服务流程与项目跟踪,广州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产业招商项目洽谈数量达4522个,同比增长31.7%。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广州坚持不懈的招商服务理念与专家团队的有力支撑。

  沈阳皇姑区作为东北地区的一颗新星,其招商引资工作也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引导下进行了深刻反思与变革。为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率,皇姑区可以从上海与广州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教训,具体建议如下:

  1. 强化招商策略,优化全链条服务

  招商引资需在政策与服务上形成合力,建议皇姑区建立以“项目为王”的理念为中心的招商工作机制。同时,增强招前、招中、招后服务的统一性,为项目落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支持,以提升企业的落地效果和发展信心。

  2. 加大基金引导,培育高成长性企业

  皇姑区应积极利用与央企基金的合作,支持高成长企业的发展。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特点,设计灵活的资金支持政策,以助力企业的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鼓励创新型企业大胆探索,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制定清晰的项目筛选机制,皇姑区可以深入分析本地区的资源特点与市场需求,以精准合作为目标,加强与有实力企业的联系。此外,借助产业链的建设,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与“以链招商”,将资源有效整合,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皇姑区要借鉴上海与广州积累的成功经验,切实转变招商引资的思路与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只有通过创新与合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广西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商会在广州举行

2022年广西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商会在广州举行

  直击金交会丨“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授牌落户广州天河   直击金交会丨广发银行亮相第十一届广州金交会   乡村振兴在行动|高端食材也能平价近人 看惠来鲍擦亮“金招牌”   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在第十一届金交会上打造便企利民金融场景   深圳加快建设深港东部跨境交通新通道   首届本科生毕业,走近...

【十年“定”投】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龚元:千年商都产业引力再升级

【十年“定”投】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龚元:千年商都产业引力再升级

  4月9日,广州再次成为全球产业界、商业界目光聚焦的“顶流”城市。   在第10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全球商界重要力量与广州再度如约相会——超过2000位嘉宾、超过300家世界500强及大型跨国企业代表、超过200家国内民营企业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以及超过60家全球独角兽企业和外国驻穗领馆等机构共聚广交会展馆广交会堂。   为了解广州为...

【花都招商进行时】王福强:花都可以成为广州北部的引爆点

【花都招商进行时】王福强:花都可以成为广州北部的引爆点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花都招商进行时】王福强:花都可以成为广州北部的引爆点   花都区于7月28日举行了2022年“空铁新机遇 广州增长极”花都招商大会。为进一步提高花都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增加花都经济名片的显示度,广州花都发布、今日花都开设《花都招商进行时》...

中国经济头部大省抢先发力大招商

中国经济头部大省抢先发力大招商

  新华社广州12月9日电(记者陈凯星、吴涛、丁乐)在今年11月举行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通气会上,世界500强企业英国阿斯利康医药(广州)有限公司和德国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同时签下协议投资广州。   “今年阿斯利康集团旗下的生物科技园将有3个企业进驻,助力广州加快建设医药卫生产业集群。”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杨海英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显示...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助力广州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助力广州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广州2月18日电(记者 孙博洋)广州工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预计将超310万辆,连续4年排名全国城市之首,同时汽车产业也是广州市头部大产业,如何推动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广州的必答题。   1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广州,探寻广州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余立新带队赴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余立新带队赴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报道:近期,景德镇市政府党组成员、昌南新区党工委书记余立新带队赴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实地考察了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朗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兴和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东莞市泰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亿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恒捷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勒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众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新区党工委委员...

加速高端商贸导入海珠将释放超1000万平方米的产业招商面积

加速高端商贸导入海珠将释放超1000万平方米的产业招商面积

  9月14日上午,广州市商务局、海珠区政府联合举办广州市城市更新高端商贸业及产业招商政企对接会(海珠专场)。   广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吴毅介绍,今年以来广州举办的多场政企对接会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7月,广州被批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为广州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强大产业和消费能力优势,更好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带...

南粤企业争相扫码入群

南粤企业争相扫码入群

  1909年,广东籍的“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自己设计的“冯如一号”一飞冲天,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的飞机飞上蓝天,也开启了广东百年航空梦;2022年11月,鲲龙AG600M在万众瞩目之下的中国航展现场洒下甘露,给广东百年航空梦写下了完美的现实注解。   广东省经济体量庞大、制造业发达,拥有巨大的航空市场,发展航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冯如一号”到“鲲龙”,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