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地理周报(第1期):成都招引签约141个重大项目、投资额超3000亿元;上海加快布局未来产业赛道;蓉城产业招商的思路与启示
二、经开区(高新区)产业招引动态
长沙经开区今年已招引优质项目247个,总投资1327亿元
上海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深圳力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1、常州签约东久新宜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10月11日下午,常州市举行“云联五洲—常州市与东久新宜”云签约仪式,总投资额5亿美元的华东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将落户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据悉,华东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拟由东久新宜集团英属维尔京群岛关联公司与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邹区镇)签约投资设立,项目用地约425亩,将打造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中心、货贸结算中心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2、成都集中签约137个重大项目
9月30日,成都市举行以“拼经济、抓项目、稳增长”为主题的成都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系列签约活动,期间全市共举办27场签约活动,签约重大及高能级项目141个,协议投资总额3028.98亿元。据悉,签约项目以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绿色低碳、创新药、文创业、旅游业等产业链。
3、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签约默克集团等10个项目
10月10日上午,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举行2022年第四季度“建圈强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近90亿元。其中主要包括:默克集团将在成都打造大分子复合型CDMO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纽创科技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基地;成都先导投资30亿元建设全球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独角兽企业威斯克投资建设的昆虫重组蛋白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生产基地等。
4、芜湖江北新区集中签约43个产业项目,总投资额600亿元
10月8日,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据了解,其中产业类项目16个,总投资488亿元,主要有总投资120亿元的联云世纪芜湖AI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的中国移动长三角(芜湖)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中国联通绿色节能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安安年产3000万套新能源汽车配件及光伏太阳能组件项目等。
二、经开区(高新区)产业招引动态
1、山东淄博经开区:3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79.1亿元
10月11日,2022年淄博市(经开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暨科创制造示范园区集群开工仪式举行。32个项目主要包括:苏科智造港、国博声学、星恒电源10GWh动力电池、梅卡曼德、Evoke电摩、中关村信息谷、商汤科技等。
2、鄂尔多斯高新区:签约3大项目,总投资124.2亿元
据了解,3大项目中上海百予锂电池制造项目协议总投资105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年产25GWh;中伏绿能新能源光伏支架制造和彩涂板生产线亿元,拟建设专业生产加工制造光伏支架和采用先进工艺的涂装板生产线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9月30日上午,赣州经开区举行2022年第十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本次集中签约项目38个,签约总金额339.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7个,均为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
4、长沙经开区:目前共落地发展优质项目247个,总投资1327亿元
据了解,今年长沙经开区落地发展的247个项目中,新签约引进项目175个,包含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1个,工业地产新引进项目154个;新开工项目37个,总投资额约552亿元,三类500强项目5个;可竣工项目35个,总投资530亿元,三类500强项目9个。
5、杭州钱江经开区:签约14个大项目,总投资约124亿元
在余杭区举行2022年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工程现场推进会现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签约14个大项目,总投资约12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项目涵盖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
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吉利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开工近日,杭州高新
紫光股份、虹软科技、吉利等战略合作项目、车规级芯片研发和测试产业化项目、先临三维视觉技术项目、兴耀商管合作产业园项目、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项目。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揭牌成立半年多以来已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134亿元,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亿元。
1、广州:《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若干措施》
近日,广州海关发布48条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工作措施,从促进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加强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等四个方面,支持广州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2、上海:《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五大新城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智能工厂L2级改造提升。全市工业互联
网核心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形成“12345”即10个试点示范园区、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3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40家“工赋链主”、50个超级场景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引领格局,打造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高地。3、上海:《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
近日,上海印发《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构建具有泛化知识、动态学习和自主规划的通用AI模型,深化模型在城市治理、生物安全预警等领域部署应用。布局AI+药物研发、AI+新材料
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打造以基础平台支撑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在全国率先开展规模化、多场景示范应用,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感知、决策、控制等服务在示范区域实现全覆盖。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量产和规模化应用,形成满足高度自动驾驶要求的智能网联技术体系,关键技术领域的本地支撑能力超过80%,在国内率先建成适配更多车企和
通信设备企业产品的C—V2X网络。5、西安:《西安市促进工业有效投资若干措施》
体系,通过盘活存量基金、统筹各类产业资金出资等方式,设立100亿元西安市工业(支柱产业)倍增引导基金;发挥国资引领作用,市级相关国有投资平台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分别设立单支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支柱产业专项基金;引导19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发起设立单支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各产业链主题子基金,形成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基金集群;积极引入
银行、担保、信托等金融资源,构建“投贷担”联动合作机制,力争带动支柱产业项目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6、深圳:《深圳市关于促进
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
一是声势浩大、城市产业品牌与形象得到强化。
二是围绕产业建圈强链的要求,瞄准先进制造业项目。
医疗器械、药物研发与疫苗生产等展开。三是十分注重“链主型”企业的招引与签约工作。
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二期)项目、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二期项目等几个未来引领带动作用大、影响力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望带动上下游产业的集聚,从签约活动的安排上来看,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对这类产业项目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当前成都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深刻体现出全市正在落实推进的产业发展与产业招引思路。
整体来看,成都围绕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力加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分别从把握产业发展方向、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个方面确立了较为系统的工作推进思路。9月26日,在成都市召开的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有对上述核心工作思路进行系统表述,一定程度上可以洞察出当前成都推进招商引资的“核心打法”:
一要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乘势而为再着力有成效
要加强前瞻谋划,把握蕞新政策方向,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蓉布局落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等强链补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二要主动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精准施策再着力有成效
要深刻把握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投资基金、领军人才融合共生发展,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集群。
三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引育主体再着力有成效
要持续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打通审批服务痛点堵点,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
。要持续优化完善评价目标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亲清在线企业服务热线,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