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好复工复产组合拳 工业百强企业全部复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好复工复产组合拳 工业百强企业全部复工
2月18日,广州举行黄埔区复工复产专场新闻通气会。陈文夏 摄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目前已基本实现复工复产。陈文夏 摄
2月中下旬的广州,正是乍暖还寒时候。在黄埔区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内,生产、组装、检验,各个工作车间的工人们戴着口罩,忙的热火朝天。
“感谢政府的帮助支持,企业现在的复功率已经达到70%,预计3月5日可以到90%以上。”公司生产管理副总裁庞超说,在黄埔区相关部门帮助支持下,公司安全复工,产能恢复情况良好。
提前部署规划,配套措施齐全,服务周密细致……作为广州工业经济大区,黄埔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打好组合拳,力促企业科学复工复产。截至2月17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复工工业企业161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4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2%;124家工业百强企业全部复工,全区工业企业复工人员总数23万人。
2月18日,广州市首次在区一线举行抗“疫”宣传新闻通气会,落地广州黄埔区。通气会重点介绍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
“在各部门的努力下,目前广州外资企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尚伟介绍,以黄埔区为例,其124家重点外资企业中已复工企业109家,未复工企业15家,复工比例达到87.9%,全区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比例达八成左右。
2月以来,黄埔区相关部门对疫情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前规划,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分为3个阶段。
其中,头部阶段为2月3日至9日,该阶段黄埔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加速推进特殊“五类”企业加快生产;10日至21日是正常复工比较集中的阶段,该区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复工,绝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在这段时间复工;第三阶段则是从2月22日至3月初,该区将继续加强引导和服务,重点推进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将复工。
在此规划思路下,黄埔区提前开始行动。“1月28日,我们就面向全区企业发出头部份《企业复工指引》,拉开企业复工复产序幕。”黄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毛松柏说。
2月2日,黄埔区在全国率先上线工业企业复工备案审批系统,实现对企业复工复产信息、人员和物资信息的大数据精准管理,企业复工备案可“不见面”、线上办,当天申请,当天即可发出《同意备案意见书》。
先行规划,提前部署,把事情做在前面,为黄埔区企业复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2月10日起,黄埔开工企业呈明显增长,仅当天复工企业就达719家,新增返岗人数将近7.5万人,复工企业数和人数分别是前十天复工企业总数、总人数的142%和174%。
在“指引”和线上审批系统的配合下,企业复工申请十分顺利。“复工申请提交后,经审核,我们很快就拿到了允许小范围复工的批文,没有耽误复工。”该区一名高新企业负责人表示。
截至2月17日,黄埔区共有3968家工业和科技企业线家企业“两清单”落实情况进行了复核,企业线上申请复工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对于黄埔区而言,企业顺利恢复生产,只是该区推进复工复产的其中一步。企业复工之后,如何做好应急、生产保障?对于有资金困难的企业,又该如何帮扶?
为解决这些问题,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率先制定出台“暖企8条”,从“应急保障、生产保障、攻关奖励、金融纾困、投产奖励、租金减免、稳岗就业、创新扶持”等八个方面着手,重点解决企业蕞关心、蕞直接、蕞迫切的现实困难。
一家位于黄埔区的科技公司,需要大量资金周转,在 “暖企八条”的支持下,压力减轻不小。“我们企业是高资金、高技术、人才密集型的企业,企业对资金的周转需求蛮大。如今按照政策,可为我们省下3000万到5000万,帮助不小。”
不仅如此,为助力企业在复工复产后进一步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推出四个“黄金10条”2.0版。
“‘暖企8条’促进短期增长,重在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而四个‘黄金10条’2.0版注重长期增长,主要服务企业长远发展。” 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李耀尧介绍,黄埔区将抓紧制定四个“黄金10条”的实施细则和兑现指南,尽早公布扶持细则。
在 “黄金10条”2.0版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均新设成长条款,总部企业增设品牌升级条款,鼓励企业提质增效、勇攀高峰。政策条款在考虑引进增量企业的同时,注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新增新业态条款、科技金融条款、技术合同条款、技改和增资扩产扶持等条款,更加精准地扶持产业发展。
“以往公司主要受益于‘黄金10条’里的经营贡献奖、联动发展奖等。2.0版本中,贡献越多奖励越多、人才奖励大幅提升、鼓励企业勇攀高峰做大做强等条款,对我们来说非常受益。”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高级总监吴成玲表示。
1月28日,位于黄埔区的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部分生产线陆续复工,优先为疫情重点地区安排产能。但是,很快遇到了困难。
“受疫情影响,很多上游供应商,比如广州周边,及江门、中山、珠海的包材供应商,没有办法复工,导致公司原材料一度供应紧缺。” 公司供应链副总裁陈森林表示,公司一度“没米下锅”。
1月30日,黄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到工厂实地了解企业情况。了解情况后,黄埔区通过工信局等对口单位,向当地政府出具信函并进行沟通,让当地政府鼓励这些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我们列了8家、后期扩大到十几家的前端供应商,区里通过工信局、应急管理局全部联络到位,2月3日已经大部分复产复工,来提供原材料支持我们。否则的线日全面复产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材料可用。”陈森林说。
另一家企业立景创新深有同感。“在了解我们用工缺口较大后,政府主动提出支持我们到外地招工,只要招到人,政府出钱出车帮我们把员工运过来。” 庞超说。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晓峰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启动“百千行动”,由区各委(办、局)百名局长服务千家企业,责任到人,整合资源,帮助企业解决防护物资、原材料供应和用工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还将启动千名党员服务万家企业的‘千万行动’,全力帮助全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此外,为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需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立线上疫情物资申购系统,已为企业“代购”口罩超100万个。同时,搭建数字化平台,为复工企业提供员工健康监测、在线诊疗、防疫信息查询、物资“安心送”等暖企线家复工企业、推送近百条防疫信息、收集15万条员工健康上报信息,并对重点疫情重点地区返穗的企业关键岗位员工,由财政出资免费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风险。
(责编:胡苇杭、陈育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