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力推78宗城市更新项目多个城中村、老旧小区、旧厂房纳入改造
城市更新,越来越成为城市盘活低效用地资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的有力抓手,为区域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日前,《白云区2017年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提出今年将因地制宜、结合改造主体意愿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实施23宗批后实施类和55宗谋划类项目,共计78宗城市更新项目,旨在通过城市更新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增强区域经济增长的承载力,推进区域实现产业升级、环境改善。
计划:创造条件推进78宗城市更新项目
按照计划,今年白云区城市更新将重点实施集体成片连片旧厂房(村级工业园)改造和旧村庄微改造,创造条件推进城中村全面改造、有计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国有旧厂房实施改造。
6个已完善征收手续再供地项目等。
村级工业园改造:有望实现产业升级集体增收
记者了解到,均禾大道北工业区(东平村原玻璃厂)改造项目及黄边村工业园项目改造方案,已先后获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今年陆续启动片区成片连片旧厂房改造。《实施方案》提到,今年我区将重点推进上述两个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工作,旨在通过改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村集体的增收。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均禾大道北工业区(东平村原玻璃厂)改造项目力争完成清拆,西侧储备地块完成出让工作,东侧自主改造地块办理报建手续;而黄边村工业园改造项目力争完成储备地块的用地报批及地上建筑物清拆工作,自主改造地块办理报建手续。
而被纳入今年村级工业园谋划类项目的,白云区先后筛选了29个项目。区城市更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可完善历史用地手续、改造需求符合城市规划、用地规模较大(原则上大于50亩,重点支持大于150亩)、权属主体改造意愿较为强烈”等条件,白云区经过筛选,29个项目中,横滘村、夏茅村、五龙岗村等3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具有示范效应且改造条件较为成熟,纳入正式计划,凰岗村、槎龙村等12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纳入预备计划,将视项目改造条件成熟情况推进相应改造工作。
微改造及特色小镇项目:项目带动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今年10月28日,位于白云大道北的永泰村改造项目——安华汇将对外开放,一座3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正式亮相。谁曾想过,这里曾是低端厂房和小型餐饮店,土地利用极为低效。
区城市更新局负责人介绍,在安华汇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后,永泰村微改造项目将继续完成道路升级改造、建筑立面整饰、景观绿化建设、光亮工程建设等,为区域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样作为今年微改造批后实施类的重点项目,陈田村改造单元空港大道沿线江夏村局部改造项目将力争今年稳定拆补方案,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启动改造范围内的建筑物拆迁补偿工作。
可以说,永泰村的微改造项目为城市更新撕开了一道发展口子,接下来我区将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条件和文化传承脉络,通过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微改造(活化利用),赋予新的生产生活内容,打造特色街区,以市场运作方式实现街区的独立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列入今年微改造及特色小镇谋划类项目库的,有黄边村旧村庄微改造、航空小镇两个项目纳入正式计划予以重点推进,而东平村微改造项目、均禾街平和大押及周边微更新项目作为预备计划稳步推进。
老旧小区微改造:完善公共设施提升“面子”和“里子”形象
不得不说,部分老旧小区的确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痼疾”:房屋建筑本体年久失修,线路管网老化陈旧,小区道路破损严重,垃圾收运不规整,绿化单一、“三线”凌乱,无监控、无门牌、无停车场……这样的“印记”让老旧小区变成了问题小区。
包括大金钟路48号大院、大金钟路38号大院、云苑新村(Ⅰ期)、原广东省交通工程公司宿舍等,都属于老旧小区行列。可喜的是,上述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获批进入实施阶段,都将在今年下半年相继开工,其中广东省交通工程公司宿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望在10月份完成改造任务。
上述负责人表示,像上述4个老旧小区在内,都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来改造和提升小区的人居环境和公共空间景观,让老旧小区在排水、线网、消防、煤气管道等公共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老旧房屋得以更新改造,同时推行物业管理,有效解决居住环境脏乱、社会治安较差等问题,让老旧小区的“面子”和“里子”都焕然一新。
今年,白云区还将交电新村、电池厂宿舍、果园巷宿舍、飞云楼、云霄楼、黄园路133号、粉末厂宿舍、齐富阁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列入谋划类项目库,目前已初步完成小区基本情况摸查、居民改造意愿调查、确定初步改造内容、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
目标: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区城市更新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在推进批后实施类项目的同时,也提前谋划好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项目列入谋划类项目库,该局将积极争取项目审批,全力推进项目实施,通过城市更新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增强区域经济增长的承载力。
从今年列出的城市更新计划可以看出,我区已走出一条政府主导、连片策划的城市更新路子,也就是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规划,确定片区内的各类土地使用方式,按照“成片连片改造与微改造相结合”模式,分类推进项目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政府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产业引导作用,构建市场与土地资源沟通的平台,积极探索符合区情的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有效机制,引导落后产业类型从“小、散、乱”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始终坚持环境改善为前提,以点带面促进整体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旨在通过城市更新有效提升城市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城市环境和产业业态“双提升”。
接下来,白云区将继续鼓励市场运作,健全产业引入机制,充分与市场对接,利用市场资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确保改造后有产业植入,有活力、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城市更新局将积极指导镇街、村社及市场主体用好用活城市更新政策,力争通过推动项目谋划、审批、实施,促进基层加快培养一批能理解政策、能灵活运用政策,懂主动谋划项目的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