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设千亿母基金做强资本招商模式!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拟开展天使投资
原标题:广州将设千亿母基金,做强资本招商模式!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拟开展天使投资
建设广州市新基建项目库、打造产业投资母基金、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创建全国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3月17日,《广州市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领域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实施,主要从放宽市场准入、创新参与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畅通要素循环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广州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与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城市更新四大领域。
《指导意见》不仅“点名”做大做强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还提出将研究优化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基金,打造产业投资母基金,这有利于解决目前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小而散、投资资源分散、政府引导基金未能发挥集聚效应等问题。
据悉,广州市国资在此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强化“以投促引、以投促产”。广州市国资委一级调研员(市管)陈江正表示,支持广州产投发起设立千亿级产业投资母基金,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开展对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引进。
广州将以产业集团或产业投资平台为载体,通过基金投资或直投方式,加大对新兴智能装备、通信基础设施、数字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的增量投资。
近日,广州发布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州金控积极履行国企担当,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为抓手,通过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集聚各方资源培育优秀科创企业和科技龙头企业,助力广州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截至2022年2月,通过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累计投资项目69个、投资金额13.20亿元;其中广州地区项目31个(占44.93%)、金额5.85亿元(占44.32%)。
一是优选合作投资机构。采取“主动走出去、精准引进来”策略,对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设置严格的子基金遴选标准,按市场化原则遴选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具备较强产业整合能力、能够扎根服务广州、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投资机构进行合作,多渠道对接联系市场投资机构300多家,先后吸引IDG、中金资本、平安资本、深创投、顺为资本、松禾资本、丹麓资本、中科创星、经纬中国等优秀投资机构参与申报。
二是发挥行业汇聚效应。发挥资本优势,以强大的资源虹吸能力,推动形成规模效应和良好市场影响力。截至2022年2月,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累计开展四批次子基金遴选,公示54只意向子基金,申请母基金出资超过50亿元,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超过200亿元;尽职调查意向子基金13只,申请母基金出资超20亿元,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近80亿元,放大聚能成效显著。立足服务和助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投项目主要覆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新兴科技产业领域,赋能广州布局全链条全周期优质产业。
三是提升资金投放能效。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有力助推广州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3月首支子基金落地以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累计认缴出资21只子基金近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60亿元,重点培育了一批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发挥“拓链、补链、强链”能效。其中,云从科技已通过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并已提交中国证监会申请注册;多浦乐、宝德利、芯德通信、国地规划、睿江云等5家企业已完成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登记;易网创新、微岩医学等一批企业实现新轮次融资,估值增长情况良好;因明生物登上《2021胡润中国瞪羚企业》榜单,被评为三年内蕞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金估值的中国高成长性企业。
四是做强资本招商模式。通过科创母基金平台,与各子基金通力合作,以投带招吸引一批成长性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具备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落户广州,充实广州科技创新力量。如引进求臻医学、微岩医学、博盛医疗等企业,充实广州医学检测、医疗器械制造领域技术实力;引进悦鲲环保、穗氢科技等企业,丰富广州新能源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布局,助力广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支持广州市内早期科技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将开展直接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母基金直投”)。近日,市科技局制定了《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4月16日前向公众征求意见。
《细则》强调,母基金直投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成为被投企业控股股东,并对母基金直投的企业设置了5个条件:例如在广州市注册,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所属领域符合广州市产业发展规划等。
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是由市政府出资设立,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母基金,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广州科技创新强市建设。
据悉,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规模50亿元。自2020年3月首只子基金落地以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累计认缴出资21只子基金近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60亿元,重点培育了一批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据介绍,广州将在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框架内开展直接股权投资。母基金直投同样不以盈利为目的,按照“政府引导、科学决策、市场运作、风险容忍”的原则进行管理和运作。
二是主要在国家、省、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从事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服务或从事商业模式创新等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
三是本基金的投资须为其首两轮外部机构投资或本基金投资决策时企业设立时间不超过5年(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设立时间可放宽至10年以内)。
四是符合“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不超过人民币3000 万元”或“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净利润不超过800万元”三个条件其中之一。
《细则》明确,母基金直投主要投资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赛事企业、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在穗高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的科技成果在穗转化设立的企业。符合投资标准的其他优秀企业也可纳入投资范围。
母基金直投资金通过有限合伙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原则上,领投时单个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万元,跟投时单个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投资后对被投企业参股比例不超过 20%、不成为被投企业控股股东。鼓励母基金直投资金受托管理机构的团队按照母基金直投金额的1%-10%进行跟投。
《细则》强调,母基金直投资金受托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技术、新动态的跟踪和研究,做好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以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的沟通对接,形成项目储备库。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