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产业园区的困境与破局之道
在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背景下,国家宏观政策以微调为主,以往依靠大规模粗放式的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实体经济发展艰难,企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或倒闭或战略收缩,投资能力与意愿下降,投资信心和动力不足,而各地园区大部分依然处于投资拉动阶段。
商国臣认为产业园区是以空间为载体,以政策为根基,以金融为推力,以服务运营为抓手而形成的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以及产业与城市功能相融合的价值综合体。广州的产业园充斥着大量的伪产业园,其本质大多为办公+商业的旧改厂房,,这类产业园区充斥着以下几种特征:1、与写字楼竞争,2、不为企业创造价值,甚至成为企业利润的掠夺者;3、操作过于简单,基本不含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暴露出来的现象就是:有设计无规划,有规划无定位,靠渠道不营销,有企业无 产业,有空间无服务……
目前广州相当一部分产业园区在招商时只考虑物业出租收入,并未对入园企业产业类型进行限制,导致园区出现多种产业并存且相互之间关联度不高,主导产业不清晰的问题只处于简单的空间集聚低级形态。简单说,就是只出租空间,提供物业,短期内快速攫取利润,根本无法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土壤和环境,蕞终只能是二败俱伤。
广州园区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度的变化。以前的市场是需求过大,供给不足;而现在则需求萎缩,供过于求,并且园区之间并未形成错位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加大了园区的招商难度。
对于广州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与破局,广州臣通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商国臣也从四个维度给出了建议。
广州大多数园区在开发建设时,缺乏产业发展规划,在区域分布上较为零散,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很好发挥;或者本身就是一个二房东,对产业规划和产品设计根本不重视。因此广州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必须从源头上做好顶层设计和定位,才能让后期的招商水到渠成。
广州产业园区招商要想突破困局,必须对产业细分再细分,不仅有助于园区招商清楚地了解不同产业的细分领域和的需求度及特点,也拓展了产业企业的外延,让产业领域呈现出差异化,有助于园区招商。正所谓产业不变革,招商没机会。
互联网+大数据时,园区招商工作也会面临空前的挑战。要想继续提升园区招商的精准性和效率,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系统化的思路来指导园区招商工作。这其中就要充分应用大数据资源,借助园区招商大数据系统,使整个招商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统一、高效、合理的系统化进程,大大节省营销费用和提升园区的招商效率。目前臣通大数据招商系统,已经和国内近百家园区合作,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了这些园区的招商难点。
随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改变和经济环境透明化、公开化,未来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将由传统的“物业出租收入+物业管理收入”模式,逐步转变为采取社会化运营与市场化结合,以服务运营为主,依托长周期回报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注重收益的可持续性、分享性,由过去过度依赖物业产权性收益,向产品服务化收益转型提升。因此园区必须细分企业群体的经营发展要素,为企业提供各个阶段和维度的产业服务,才能在未来的园区招商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