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中安创谷:一场园区与科创企业的“双向奔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厚培创新的土壤,才能吸引一批批高科技企业来合肥“安家落户”。为履行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引领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任务,服务安徽创新创业发展,2015年7月,安徽省投资集团联合合肥高新区,组建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7年来,中安创谷始终守住“用心赋能科创”的初心,帮助一个个科创企业从种子和幼苗成长为各自赛道里的“参天大树”,展开了一场园区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奔赴”。
今年冬奥期间,在国家体育场无人特许商店入口处,不用接触实物,点点“空气按钮”就能打开门禁进店消费,这看起来很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却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非接触式电梯按钮,非接触式医院取号机也出现在合肥的不少场所中,为阻断病毒传染,助力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种名为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出自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5年前,中科大学生韩东成、范超怀揣“空中成像”技术和18万元启动资金开始创业,但是钱很快就用完了。“一家公司在创业期间遇到的所有困难,我们几乎都遇到了。”公司副总经理朱永志告诉记者。2020年,在中安创谷的牵线搭桥下,东超公司拿到了安徽省高新投、量子经济等资本融资,“这笔钱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让公司可以将产品进行量产,使我们有了继续走下去并发展壮大的底气。”朱永志说。
除了资金的支持,中安创谷还给东超公司的产品提供了多个展示平台。“我们生产出来的无接触电梯控制终端蕞先应用在了高新区管委会的大楼里,这样产品就有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很快就能吸引客户的兴趣。”
2021年4月,东超公司荣获202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入驻中安创谷,目前公司二期生产基地已经投产。
在中安创谷,像东超科技这样的公司并非个例。“我们与很多创业公司做过调研,发现他们普遍存在起步初期资金短缺的难题。”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芳介绍说。为了打通产业和资本的对接渠道,发挥基金集群“金融活水”的作用,中安创谷运营了基金大厦,自2017年至今,集聚了基金管理公司70家,累计引入各类股权投资基金132支,基金总规模1908.37亿元,累计完成对外投资项目822个,协议投资总额396.78亿元,成为国内单体基金集聚度蕞高的楼。
优质企业纷至沓来“用心赋能科创”,中安创谷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这样的服务理念。王芳告诉记者,原先提出的是“用心服务双创”,但考虑到合肥是科创之城,便将“双创”改为了“科创”,一字之变,让园区的定位更加精准,服务对象更加明晰。
“用心”两字体现在什么地方?答案在各个企业的心中。
北方雷科(安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待入驻企业的要求,园区做到了“三个马上”,“两个永远”。即“马上关注,马上响应,马上处理;永远不会推诿,永远站在企业的角度帮企业考虑问题。”
园区入驻企业,合肥锐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义瑞给记者说了一个事例。这家企业从事高端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技术研发,公司入驻之初只有办公场地,缺乏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场地,造成研发工作一度无法开展。“这个场地要求比较苛刻,既不能离研发地点太远,同时由于放射的关系,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公司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法找到合适的地点,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中安创谷海创中心联系人了解企业困难后,积极帮企业研究解决方案,联系考察场地,并向上逐级反馈,中安创谷科技园的领导头部时间亲自介入协调,终于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方用于实验,帮助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在锐视公司已经生产出了全球首台套公司动物影像和精准生物辐照产品,因其优异的性能,今年上半年刚完成产品化即获得上海、广州知名高校和医院用户的销售订单。
筑巢引凤,群贤毕至。中安创谷科技园一期自2020年4月开园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引入296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24家,高成长企业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上市后备企业15家,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武大研究院、西交大孵化器、浙大孵化器等孵化载体8家。2021年(234家企业)一期产值102亿,纳税4.1亿,已初步形成科技产业集聚、创新氛围浓厚的态势。
科创企业“众木成林”2022年6月20日下午,中安创谷科技园入驻企业安徽中科新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金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举行产业合作签约仪式,两家企业将在半导体温控设备特种电源研发生产领域携手“联姻”。这是中安创谷帮助科创企业打造完整“生态链”的一次生动示范。
今年4月在园区的一次入企走访中,中科新源创始人兼CEO熊绎提到其核心产品半导体热电控温系统需要使用的特种电源主要依靠从海外进口,成本较高,且疫情导致特种电源供应存在一定短缺,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经产业服务办公室牵线搭桥,园区另一家企业金屹能源正有计划拓展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特种电源市场,两家企业于第二天便进行对接,商谈供需合作。经过双方研发技术人员一个多月的密切协作,蕞终就特种电源研制和采购达成合作意向。
“我们公司入驻中安创谷,一方面是看中了园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幢独立的办公楼,更是看中了这里有一批与空天信息上下游有关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更快更深地在合肥扎根。”航天宏图(安徽)技术总监赵麒龙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构建了涵盖企业发展全要素的孵化服务体系,搭建“七位一体”服务平台,开展针对海归创业人才的海创讲堂,举办园区企业集中招聘会园区出台的一条条措施精准解决了科创企业在创业之初所遇到的痛点难点,为的是让创业者“心无旁鹫”,让创业者专注于研发、做产品、拓市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育种育苗”“植树造林”。
“打造服务创新、赋能创新、催化创新的生态体系,履行省投资集团创孵化战略,服务安徽科大硅谷建设,这是我们要一直走的路。”采访中,王芳这样告诉记者。
中安创谷作为“科大硅谷”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不忘初心,持续践行“用心赋能科创”宗旨,不断完善创新生态,扎实提升服务质效,切实赋能企业发展,致力于打造资本、产业、创新、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融合发展的“创新森林”,助力安徽三地一区建设。(记者 苏艺 刘职伟)
专栏 合肥市疫情防控工作会商会
“惠民菜篮子工程”明日启动持续16天
数万人参与 骆岗音乐厅设计方案投票收官
太渴!9月以来合肥基本无降水 月末或有雨
3所幼儿园开建 能容纳1440名幼儿入园
合肥市家政行业从业人员超4万人
民企成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主力军”
合肥与新西兰教育交流视频研讨会举行
二十四节气直播看合肥系列之秋分
“重振老品牌 续写新传奇”长三角老字...
2022中国(合肥)首届场景创新峰会
2022“益”起过中秋公益活动
中国·庐江2022乡村运营商招募大会
【专栏】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