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建设“三城一岛”广州产业发展增长极壮大新质生产力|2024广州11区新名片
高举旗帜、牢记嘱托、凝心聚力、催人奋进。2024广州两会,人们纷纷热议,站在新起点,广州怎样“挑大梁”?
志存高远,就需奋斗于当下。广州市11区纷纷交出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区在新征程上的“新名片”,也将是这座城市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跃升的新坐标。
我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我是全市发展大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4,人们对我有着诸多关注:有对“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重大平台建设的期待,又有对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的部署,还有对营商环境、民营经济的关切。
未来一年,我将进一步发力“三城一岛”重大平台,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在联动能级上争先突破,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清晰的发展思路已跃然而生:我将探索推动知识城上升为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在中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上作出新示范;推动科学城深入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示范区;在海丝城,规划建设黄埔高铁新城、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等功能平台,完成年度投资480亿元;生物岛方面,以更大力度创建国家生物经济先导区,打造“生物岛研发+三城生产”“生物岛总部+三城基地”产业协同模式。
着力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我将做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低空经济、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新赛道”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上争先突破。
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奋进,我定下了“目标清单”:在项目固投上争先突破,力争实现180个项目开工、120个项目竣工投试产,完成工业投资620亿元,全年知识城完成投资1000亿元,科学城完成投资700亿元,海丝城和生物岛完成投资500亿元。
让百姓安居乐业,让人才迸发活力,我将拿出切实诚意,为幸福保驾护航。今年,我将开工建设包括何棠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内的两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计划于2026年建成,建成后将供应1200套住房。推动广州实验室P3实验室等重点功能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国家级人才超15人、高层次人才100人,夯实科技创新的平台支撑、人才支撑。
四十载风雨砥砺,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成立于1984年的广州开发区从广州东部扬帆起航,成长为全球瞩目的投资热土。人们说,“四十而不惑”,我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以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为契机,深度参与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建设好穗港合作“一区一园”、综合保税区等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此外,我还将在城乡协调发展上争先突破,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中村改造,力争全年新开工450万平方米,加快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奋力打造多元融合、和谐共生的城市形态。
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我将不负众望,坚决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拿出硬招、实招、新招,以黄埔工业之“稳”促全市工业之“稳”,以黄埔经济之“进”助全市经济之“进”。
统筹 | 李春炜 符畅 徐振天 王敏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