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5万亿!1722个项目!广州拼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超6.5万亿!1722个项目!广州拼了
“2023年,广州拟安排项目1722个,总投资超6.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相当于平均每月将超过400亿元的投资额。”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旭在发布会现场表示。项目投资主要聚焦综合交通枢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其中,基础设施、产业两大领域年度投资均超两千亿元。
广州全力抢抓新一轮经济复苏发展机遇,去年12月起已加快推动高端产业和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的步伐,为广州2023年的招商引资、产业建设拉开了序幕。2022年12月下旬,广州市领导带队赴德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地,开展针对性招商推介。
2023年,广州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以“链长制”为牵引,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链主点题、政府招引”,同时加强要素保障,强化招投联动、投引联动,实施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打通招商项目落地“蕞后一公里”,将好项目引进来、落得下、留得住。
2023年,广州将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
在2023年广州拟安排的1722个项目中,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149个,年度计划投资超10亿元项目109个,其中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增芯等9个项目年度投资超50亿元。
从项目的投资领域来看,基础设施和产业领域是2个主要领域,年度投资均超两千亿元。围绕“南沙方案”等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广州在基础设施领域全年安排项目超480个;围绕“产业头部、制造业立市”重大战略部署,广州将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大力实施“强芯”“亮屏”“融网”“智车”等工程,在产业领域全年安排项目超800个。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表示,“一季度,我们将贯彻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振广大企业发展信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2023年,广州将重点推动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智造产业园、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东风日产研发四期扩建头部阶段建设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建设广汽自主电池项目、广汽本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大建设等项目;推动广汽自研电驱科技项目、东风日产新能源产线改造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此前,《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抢抓全球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将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广州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万亿级“智车之城”。与此相配套,广州发布了《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若干措施》,着力稳定汽车产业供应链。2023年,政策优势将和产业项目齐头并进,赋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发展。
据黄星耀透露,在日前举办的汽车产业大会上,广州推动集中签约了采埃孚、德国ABT等34个汽车产业强链补链项目,累计投资额超330亿元。
不止于“智车”,下一步,广州将搭建“广聚群链·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平台,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招商、市区联动上门招商,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力争新一批关键性的重大项目落户落地。
“招商引资”是广州自2022年12月以来的重要关键词之一。
12月下旬,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顺利举行,大会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另一边,广州市领导带队经贸招商团奔赴德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地,拜访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接推进氢能源汽车、现代商贸、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类企业等产业项目,在瑞士纳沙泰尔和日本东京举办两场投资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投资项目在广州落地。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表示,“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局面。”
具体而言,广州将以“链长制”为牵引,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链主点题、政府招引”,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总部项目、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建立一套政策支持体系,筛选一批目标企业清单,梳理一张全球招商地图,按图索骥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的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加强要素保障,强化招投联动、投引联动,实施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打通招商项目落地“蕞后一公里”。
2022年12月,世界500强企业德国采埃孚继在广州落地华南研发中心后,又将百亿级汽车电子工厂项目落在了花都,这是采埃孚在广州布局的首家制造工厂,新工厂计划于2023年动工,2025年实现量产,这将补足广州汽车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三菱重工燃气轮机、增芯智能传感器、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华星广州T9等一批制造业项目正在落地、建设。广州在2023年要持续跟进项目落地进程,全方位护航项目顺利推进,为将来建成投产打下基础。
广州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并全力推进这项工作,有现实发展的考虑,也是紧跟全球经济变化的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副部长卓贤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全球经济的蕞大风险是“滞胀”风险,目前的通胀不只是货币超发的结果,也受绿色转型和疫情冲击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的蕞大优势仍然是规模经济下的高性价比,“国际技术+中国生产+世界市场”的组合,能形成非常重要的平抑全球通胀的力量。
“发达国家需要中国承接它的高技术环节,用中国超大规模的经济摊薄创新成本,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处于亚洲生产网络的国家也需要和中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紧密协同。”卓贤说。
广州此次提出的招商引资方向正是抓住外部机遇,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的体现。
广州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抢抓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链外迁机遇,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高频率、专业化、小分队招商,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科学、新型储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发力,力争引进更多科技类、制造类外资项目。
2023年,与招商战略相配套的一系列招商引资品牌活动也将举办,进一步拓展全球投资推广网络,推动更多产业、企业、人才、资本集聚广州。例如,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跨国公司总裁恳谈会、外资企业座谈会等系列投资促进品牌活动将举办,进一步推动“投资广州,就是投资未来”成为企业共识。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黎蔼慧
比亚迪宣布涨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