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土地拼优惠招商已遇瓶颈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喜生 实习生/李宝儿)在今年的广州两会上,民进广州市委会的一份集体提案认为,广州当前招商引资遇到瓶颈,招商方式过于简单粗放,未来要注意引进资本型、知识型企业,同时直接引资要向资本合作转变。
提案分析称,广州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持续下降,2013年降低到了5%。广州开发区产值前20强的企业中,有16家是10年前引进的,而2010年以后引进的只有1家。
现状1:拼土地、拼优惠招商制约渐多
提案分析,在招商选资思路上,目前的招商机制,靠拼土地、拼优惠,比增长,但随着近年广州市土地因素制约越来越明显,加之中央加紧对地方的优惠政策的清理,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招商思路亟需转变。
另外,在招商对象上,现行机制片面追求“高大上”,追求重大企业、大项目、成熟企业、外来企业,而忽视产业链的延伸和补缺,对新业态企业、成长型企业和本地企业的扶持和重视不足,制约了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生态平衡。
提案建议,广州注重引进外资向内外资相结合转变。特别关注民间资本、本地企业、已落地企业再投资。同时,广州要在继续引进大项目、总部经济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大小项目、产业生态相结合转变,特别要关注创新型、新业态、成长型中小企业。
提案撰写者之一,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黑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震霄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广州注重以园区进行招商,企业占地面积大,但是每平方米的产值要较现在的电子商务和高新科技企业低得多,因此广州未来的招商选资思路要进行适当改变,从注重资源型向资源型和资本型、知识密集型相结合转变。
与此同时,广州要注重近期效益向近、中远期效益转变,既要引进一批,也要培育一批、更要壮大一批,特别要注重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生态。
提案还分析,传统招商模式过于简单粗放,效益低下,“国际投资活动中,企业重组兼并占7成以上。广州还是过度依赖以楼招商、以地招商和任务导向的模式”。例如《广州外商投资指南》所列的项目基本上是园区、平台招商,投资方式非常单一。
另外,招商活动往往采用集中式大规模的展览会议,招商选资达不到预期效果。如2011年—2014年以“新广州·新商机”进行的集中式招商,完成的投资额仅占协议投资额的10%左右。
李震霄告诉记者,他在撰写提案过程中,曾到广州开发区企业调研,有些本来是广州的企业,却要跑到天津去签约,“因为广州去外地招商,给企业的优惠更多”。“为什么广州不能把这些优惠直接给本地企业呢?”李震霄反问道,他认为广州要从注重引进外资,向内外资相结合。
提案建议,未来广州招商更多采取企业资产、股权、债权等合作模式,或者可以结合“退二进三”、“三旧改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采取转让企业资产、股权、债权、BOT、PPP等方式,进行招商选资。另外,提案还建议财政资金以股权投资、分期退出等有偿和后补助方式投入。
现状3:以区为主的机制不符合社会化分工要求
提案认为,当前招商主力以区为主,属于“条块分割”状,“这种机制与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分工相悖”。而且,土地信息共享机制缺乏,招商部门与发改、规划、国土部门之间的项目信息和用地信息不对称,这导致区与区之间招商竞争激烈,招商缺乏选用重点项目的眼光。
提案还认为,广州应该充分整合各部门力量,构建大招商格局,各区应重点做好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建立招商目标资源库和筛选评估制度,统筹全市招商信息,才能减少重复引进和内耗。
提案还说,在推广发展上,广州市的招商机制达不到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要求。这体现在缺少专业队伍,尤其是信息数据分析的人才上。而且,推广的实效性、整合度和识别度低:政府投资网站的信息都是动态信息和投资政策,缺少实际的项目发布;推介口径不统一,仅萝岗区发展平台就有七八个名称。
提案建议,结合市场引进人才,积极探索招商顾问制和招商代理制,试行特级雇员制,委托专业机构,聘请外籍雇员对国内外领军企业和新兴产业进行分析,利用大数据筛查。
此外,未来广州招商在传播和引进手段上也要做改进,梳理各类招商平台,统一推介口径,少搞集中式、轰动式招商,以小分队招商、敲门招商为主。可考虑建立项目信息网络发布平台,推送具体项目信息和合作方式。
李震霄介绍,在撰写提案时他曾到广州开发区、市经贸委等地走访,不少企业反映,大规模招商有一些弊端,招商更加注重细分行业,特别是对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小规模有针对性的招商。
提案还建议,广州要建立“清单制”,对外公布“政府权力清单”、“产业负面清单”、“招商选资项目清单”和“企业产权、股权、债权转让清单”,为招商选资、人才引进提供参考。
在制度层面,广州还应配套建立定期走访企业制度、项目定期评价制度、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政府事务服务专员制度。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ENGLISH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258号京ICP证000006号京公网安备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