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拟安排“攻城拔寨”项目1722个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
广州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一年接着一年干,吹响全力扩投资、稳经济的“冲锋号”。图为2022年南沙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主体工程施工现场。 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2023年广州拟安排“攻城拔寨”项目1722个,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
平均每月超400亿元投资额、安排超800个产业类重大项目、力争一季度开工一百个项目……新年伊始,广州时不我待、快马加鞭,率先亮出2023年重大项目建设“任务书”,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聚集“进”的势能。
记者从1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1—11月广州1654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已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预计全年将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0%。
2023年,广州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全年拟安排项目1722个,总投资超6.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产业两大领域年度投资均超两千亿元。
新年新气象,当有新作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广州一年接着一年干,“三年工程两年干”,吹响全力扩投资、稳经济的“冲锋号”。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旭介绍,2023年拟安排“攻城拔寨”项目1722个,总投资超6.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相当于平均每月将超过400亿元的投资额。其中,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149个,合计总投资4.0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10亿元项目109个,其中,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增芯等9个项目年度投资超50亿元。
坚持制造业当家,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脊梁”,广州迈出铿锵步伐。围绕“产业头部、制造业立市”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广州将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大力实施“强芯”“亮屏”“融网”“智车”等工程,全年安排产业类项目超800个。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重点推动华星光电、芯粤能半导体一期等项目全面投产;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重点推动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智造产业园、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东风日产研发四期扩建头部阶段建设等项目竣工投产;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方面重点推动昭衍新药研究中心等项目竣工投产。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广州城市枢纽能级将再次跃上新台阶。围绕《南沙方案》等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广州今年全年安排基础设施项目超480个。
在航空枢纽领域,重点推动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临空经济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期工程、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航运枢纽领域,加快建设国际通用码头工程,推进南沙港区五期、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轨道交通领域力争开工建设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广州东站至新塘五六线工程、广河高铁白云机场T3至江村西段等铁路项目,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项目、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工程等地铁项目。
促文旅经济发展,广州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项目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市民朋友关注的广州文化馆、广州粤剧院新馆将在一季度正式开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胜表示,“同时,我们将立足‘国际一流、国内标杆、湾区核心’的目标,谋划推进广州博物馆新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等新一轮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广州将认真抓好抓细抓实重点项目计划实施,争取一季度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三成左右,为全市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陈旭表示。
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创历史新高
行稳经济大船、制造业压舱,广州制造业的厚实“家当”正愈做愈强。
成立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专项工作小组、出台《广州市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的若干措施》、对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市级财政给予1:1的配套扶持、对重点产业链中强链补链的重大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支持落地……系列“重拳”出击,广州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完成874.6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工业投资比重80.4%,比2021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华星光电T9、维信诺模组、粤芯二期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广芯半导体、兴森半导体等一批50亿级以上项目和增芯、因湃电池、粤芯三期等一批百亿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提出,“一季度,我们将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振广大企业发展信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敢投!招商引资的力度更大。在刚刚举办的汽车产业大会上,采埃孚、德国ABT等34个汽车产业强链补链项目集中签约,累计投资额超330亿元。抢抓《南沙方案》实施的发展机遇,广州将凭借“链长制”和各类产业工作专班,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链,搭建“广聚群链·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平台,支持“链主”企业招商、市区联动******招商,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力争新一批关键性的重大项目落户落地。
敢闯!投资奖励的鼓励更强。《广州市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快落实,广州将采取市财政补贴、股权投资、落户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快制造业项目、产业链强链补链重大项目落地。
敢干!谋划储备的项目更足。对照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专项债支持领域和具体要求,广州将主动谋划设计项目,扩大现有总投资约2258亿元的33个10亿元以上储备项目的投资规模,争取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的支持,补短板、锻长板,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
在2023年计划投资约500亿元规模的重大项目库的基础上,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将加大调度协调的力度,推动九识半导体、融捷锂电池、工控大岗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在一季度开工建设。
项目就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构建招商引资“强磁场”,充盈招商引资“蓄水池”,释放重大项目“引力波”。在过去一年中,广州收获了来自全球市场主体的“信任票”,高端资源和大项目加速集聚。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介绍,2022年1-11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已超上年全年规模,其中制造业外资增长78%以上。据初步统计,2022年广州新签约项目约1500个,同比增长30%;注册项目约1700个,增长30%,其中签约注册投资总额100亿元以上项目预计达26个。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335家。
广州先后印发了央企招商工作方案,制定重点产业招商说明书,出台20条举措促进外资高质量发展,建立市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设立外商投资******工作站……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企业在广州投资和增资扩产的信心更足。
积极主动“走出去”,广州让世界切实感知发展机遇。去年12月下旬,广州组团赴德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地,开展针对性招商推介,拜访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接推进氢能源汽车、现代商贸、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类企业等产业项目,并分别在瑞士纳沙泰尔和日本东京举办了两场投资交流活动。
“活动得到了当地工商界的热忱欢迎,不少跨国企业高层表示将尽快来穗实地考察交流,推动投资项目落地,拓展与广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罗政提到。
新的一年,广州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坚持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局面。
立足当下,广州奋发有为。加强要素保障,强化招投联动、投引联动,广州实施全产业链保姆式******,打通招商项目落地“蕞后一公里”。当前,重点推进采埃孚百亿级汽车电子工厂、三菱重工燃气轮机、增芯智能传感器、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TCL华星广州T9等一批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
实体为本,广州笃志前行。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高频率、专业化、小分队招商,广州将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科学、新型储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发力,力争引进更多科技类、制造类外资项目。
着眼未来,广州目标清晰。以“链长制”为牵引,广州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链主点题、政府招引”。通过建立一套政策支持体系,筛选一批目标企业清单,梳理一张全球招商地图,按图索骥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的重点项目。
面向世界,广州谱写新篇。通过高质量举办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跨国公司总裁恳谈会、外资企业座谈会等系列投资促进品牌活动,进一步推动“投资广州,就是投资未来”成为企业共识。
建设目标: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型智库。
指导思想: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定位:深入研究广州和湾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模式与经验,讲好广州故事和湾区故事,为广州和湾区发展建言献策。立足广州,辐射湾区,聚焦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与咨询。
主营业务:通过举办和承办各类论坛活动,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宣传推广咨询******。
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以数字经济赋能,构建未来城市的各种新应用场景和元宇宙城市模型。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各类城市和企业提供独具方向性、趋势性、前瞻性竞争优势的可交付、可落地、可持续的问题解决方案。
原标题:《2023年广州拟安排“攻城拔寨”项目1722个,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广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